麒麟生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国就“三父母试管婴儿”征求民意

[复制链接]

20

主题

3053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6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9 14:4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监管试管授精的独立机构人工授精与胚胎管理局9月17日宣布,这一机构从即日起广泛征求民意,以决定一项旨在规避新生儿先天疾病风险的试管授精新技术能否应用于临床。/ q7 d( r( M' J

% g, s- {0 F1 X! a) Y& t借助这项技术诞生的新生儿会继承一名男子和两名女子的基因。* h6 ?; X) Q0 e) U7 w! z7 R+ L$ B

9 X$ T: P8 u$ `5 M+ e( ~防病
5 H+ X6 X9 `# E
6 g& l2 C( G; P5 h英国政府2005年允许纽卡斯尔大学开展具有两个母体遗传物质的人类胚胎试验,用于线粒体疾病的研究。. x" o2 R  v: i1 L6 a& j
2 r4 u8 h7 ^# ]# B  D7 \' c1 W# C
研究组成员玛丽·赫伯特说:“我们想要为那些患有线粒体疾病的人带来不同生活,这种办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通常可以影响多一代人。”/ E0 }1 k6 H: }

# }9 D' T5 Q4 t! a9 t. t' x线粒体是人和许多生物细胞具有的一种细胞器,是氧化代谢部位,为糖类、脂肪和氨基酸借助氧化过程释放能量提供场所,可以说是机体“供电站”。它独立于细胞核之外,拥有自己的遗传物质和基因组。0 q, Z0 b8 h; T/ t+ ^4 A' [+ I/ u
& {% R6 j0 q. N- g8 Y
在一些情况下,线粒体基因组可能发生突变,产生缺陷,从而导致新生儿罹患致命心脏病、失明、肝衰竭和肌肉无力等先天疾病。按路透社的说法,全球每6500名儿童中有一人生来患有线粒体基因病。
* M9 V5 K0 s6 g- z) }& y1 S % c# \5 B- ^- M- C& j
线粒体只经过母婴遗传。因此,研究人员希望借助全新试管授精技术去除母亲卵子中有缺陷的线粒体,从而在更大程度上确保新生儿健康。这种办法将使新生儿在具备父母基因的同时拥有另一名女性卵子捐赠者的基因。
8 e) h" O2 d# V$ [" U
: I3 O: J  |; I% K3 t8 a争议; F% c9 m! e2 N! n1 [! N! a  ~

; V& s( M. B" _% V1 U$ i" M' F在英国,这项技术现在备受争议。$ f0 x8 \) l! y% V

1 ]: v( V  t# |% t% ?. Y1 [人工授精与胚胎管理局主任莉萨·贾丁用1978年第一名试管婴儿出生作比,称当时许多人视这个孩子为“怪物”,但现在,试管受精已被当作平常事。! y( ~8 [+ N: k: U6 c1 H% p

9 Y- ?3 C* X. Y8 N8 u/ a- M% B, B. ^“现在,我们要更进一步,对卵子进行基因改造,这是一片未知领域,”她说,“这不仅关乎我们的孩子、孙辈,更关乎以后几代人。”
0 [& G+ j0 j. {2 e9 ]  h* K
8 k1 Y6 ~; ^* T: n' Z7 [+ h, s贾丁说,影响人类繁衍的新技术可能会“立即改变社会性质”,而这种改变将是“永久性”。* B3 S1 t" J6 U5 K
' @, x/ L4 y# y# K
民间组织“肌肉萎缩症运动”成员玛丽塔·波齐米特说:“对那些生来患有线粒体疾病的女性而言,知道自己能有一个健康孩子拥有无限价值。”$ U) m3 Y' a, z  Y2 [) Z4 q2 ?( K+ [7 @

* S( l% c/ O5 u) P在一些基因和伦理学专家看来,这种试管授精技术没必要且危险。“评价生殖伦理”组织成员约瑟芬·昆塔瓦莱说:“这不是为已存在的人类治病,而是制造一种新胚胎,这种改变可能会由以后数代人遗传。”
) y' Y0 m! I% R. I
  [% {: [( O/ N6 s# V她认为,这种新技术无法与传统的体外受精相类比,因为现有试管婴儿技术没有违背自然法则。1 H  s- o+ u0 k$ m, x/ }
- Y. g3 Q7 p8 r& q
民意$ F6 e2 S8 b) h

" U% e4 h) R# c4 i现阶段,英国法律不允许临床使用这项试管授精新技术。
# B, v4 p7 B. f - W5 [) W: e/ s8 z; M3 p7 b& H9 E1 q
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经过8个月评估,今年6月裁定这新技术“符合伦理”。这一机构着重关注生物与医学技术进步过程中出现的伦理困境。但真正有权决定新技术是否能应用于临床的还是人工授精与胚胎管理局。% m. e3 y5 ~3 u0 q$ _

" g! w+ V" k  T  w7 t管理局主任贾丁说,这一机构已经在官方网站设置民意调查系统,从而广泛征集民意,明年发布相关报告。/ O' g% ^4 I( J3 J  V

$ n' \: Y" {' X参与调查人员将于今年12月7日前就以下问题发表意见,包括利用接受这种技术而出生的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想、这个孩子是否应该被告知这一情况、这个孩子的身份认同感是否会受影响以及由哪方决定谁有资格展开这类治疗。% H6 J3 |1 q, A& e

( K$ `# n7 ~& w2 p) _" v0 s贾丁17日在伦敦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所有人都应该对这一议题持有看法,无论这个人身处英国国内或国外。我们希望更多征询大家意见。”" Y  m5 H0 t5 w( a
4 u, f, W% \# R0 e# [- M; x
一些健康专家和医疗慈善组织欢迎人工授精与胚胎管理局广征民意的做法。“英国医学研究慈善协会”主席沙米拉·内布哈贾尼认为,公众可以借此机会展开“深度讨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答复及建议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麒麟生育论坛  

GMT+8, 2024-6-16 01:32 , Processed in 0.041538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