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生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管婴儿 需要长期健康追踪?

[复制链接]

20

主题

3053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6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5 15:4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个多月的豆豆特别爱笑,哪怕妈妈打一个喷嚏,都会让她咯咯大笑,在她看来,这喷嚏或许是妈妈与她正在进行的一场游戏。豆豆的表现令妈妈张春华(化名)特别开心,像是在释放她内心的疑虑在此之前,当她从网络上浏览到一条消息,称研究发现试管出生的小白鼠与正常小白鼠智力水平存在差异,而国外相关研究也发现,试管婴儿出现异常基因的情况也占有一定比例,这将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这条消息让张春华无比担心,因此,她有了同提出问题的专家一样的想法:应该对试管婴儿进行终身追踪,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安全。
/ n" ?" v8 R- I. u6 R' u' R8 o
: m. n4 r# |$ [* r+ U- o  所有的疑虑归集起来只有两个问题:试管婴儿逊于正常出生婴儿?定期或终身追踪究竟有无必要?本期,“健康成都”记者试图通过大量的采访和资料的查找来回答这些问题。8 k% Z& b" N- g/ e

' O/ \/ @# ?( X, l  试管婴儿 不孕不育家庭的求子方式
* z! {1 h) ^5 l' i( ]- o1 S6 b" q& P
  不论是在工作日的哪一天,只要你前往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省生殖中心,还是去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抑或锦江区妇幼保健院,都可以目睹到一个蔚为壮观的场景:前来排队检查不孕不育并尝试做试管婴儿的夫妇就像赶集一样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试管婴儿,这项在我国仅诞生20多年的辅助生殖技术,已经突破了传统意识被人们广泛接受,一些不孕不育夫妇甚至在与人聊天时也毫不忌讳自己就是来做试管婴儿的。
) G9 w3 g+ m( M( V. c8 m( \+ P' d( v, X+ b5 C
  据数据统计,在我国,不孕不育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目前为12.5%,每8对夫妇中就有1对不孕不育,严重困扰了家庭的幸福生活。高比例的不孕不育不断推动着试管婴儿技术走向成熟,锦江区妇幼保健集团下属的西囝妇科医院院长钟影告诉记者,在该院,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已经由2000年初期的20%多,上升为现在的50%多,“医院每个月的门诊量多达1000人次,有时甚至不止。”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生殖研究所同样如此,整层楼几乎人满为患,摩肩接踵的态势与赶集无异。对他们来说,在尝试了其他办法之后,试管婴儿是他们寻求家庭幸福的最后一种方式。
5 m& Z  I" B2 O' ?6 L, Y: e, v
; j6 i7 q7 R+ O  然而,当试管婴儿技术满足了不孕不育家庭追求幸福的渴望时,就在今年初夏,对试管婴儿的疑虑随着几条消息的传播仿佛如火焰般燃烧起来。: \' k& M5 r8 ?+ o$ N$ \

' k; e. P4 `% ]' H7 M; d/ J2 X  智力水平不如正常出生婴儿?
" |6 x# X; l# T9 ^6 Y
5 W- u9 w6 z# a( a  今年5月15日,在上海举行的以“肝细胞与生殖医学前沿科学问题”为主题的东方科技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王一飞指出,正常情况下,一枚精子需要战胜2亿“同胞”,历经重重筛选才得以和卵子相遇,然而在实施单精子注射试管婴儿辅助生育手段时,却跳过了自然界的优胜劣汰。他说,试管婴儿技术虽然是人类生殖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但我们也要看到,第一位试管婴儿才34岁,这项技术对后代的发育和健康有无长远影响,还需留待时间考验。”因而他提出,国际上十分重视对试管婴儿的发育进行长期跟踪,以确定此项技术的长期安全性,“中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网络活动,政府有关部门应从现在起规范试管婴儿的数据档案,并建立定期追踪制度。”
$ T  o- S+ ]8 i2 T! D" j# U) D" c: D) a4 H; S
  几乎与此同时,有研究人员也表示,通过试管出生的小白鼠与正常小白鼠智力水平存在差异,试管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方面较差,而国外也有相关研究发现,试管婴儿出现异常基因的水平也占有一定比例,这将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相关专业人士也认为,应当对试管婴儿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进行监测、研究,以了解其健康状况,籍此建立试管婴儿数据库,从而提升健康水平。: I6 r$ K1 D  b1 V

" z1 o$ }$ b2 B7 X4 |! W& d  此类消息的不停出现,不仅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已经或正待做试管婴儿的不孕不育家庭的关注。那么,成都的专家们是怎么认为的?他们又是怎样做的?
7 D: Z' Y5 Z5 _8 W9 W3 R
. ~8 b1 I5 h( Q, n4 v  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
3 o  k8 a# N  G0 v7 O1 m3 U! b0 P* [8 d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生殖与不孕科副主任医师李玮告诉记者,其实,国内专家在对试管婴儿提出“追踪”这一概念前,国外就已经有过这种提法,“国际权威机构用事实回应了这种提法。”她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于1978年7月25日诞生,到现在已经有34岁了,在2007年的时候,她自然受孕并顺利产下一名健康男婴,这增加了那些已经接受或者还在踌躇是否要通过试管婴儿来获得孩子的夫妇们的信心。在2010年,距离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整整32年后,被称为“试管婴儿之父”的爱德华兹终于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李玮说,之所以32年之后才颁奖给爱德华兹,就是因为专家评审委员会对试管婴儿这项技术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并最终肯定了它的技术安全性。“从我们的临床实践来看,试管婴儿的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
7 o! W; i! v- s5 p
3 T: C8 i7 R' S9 Z  锦江妇幼集团的试管婴儿专家钟影也阐述了同样的理由,他对记者说,有些专家认为,试管婴儿跳过了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因而会埋下健康隐患,“我不能认同这种观点。”他说,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都知道,在选择精子时,也有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只不过是靠人工来进行的,“我们会采取多种方法选择最优质的精子,比如,让多个精子在营养液中游泳,选择最活跃的那个,除了游泳,我们还要从形态学上进行比较,也就是说,要选择形态完美的来受精。另外一点非常明显的是,如果我们没有选择到最优质的精子,那么在受精时,精子会表现出明显的不活跃,导致不能完成受精。”他对记者说,通过科学的、严谨的实验室过程,试管婴儿专家是能够做到让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的婴儿同等高质量的。9 Q' o$ J+ p- O5 Q( C
+ T* E% C& p6 \' B
  是否该进行终身跟踪?( W3 G1 U7 x3 V* k

' O, I6 n$ L6 n: i7 \, h  对“试管婴儿智力不如正常婴儿”这一说法,锦江妇幼保健院的专家用了一个实例来证明,他说,在该院出生的试管婴儿大的已经上小学,他们每年都有机会回来参加医院的各种活动,“不论从身体条件还是智力发育,他们都不逊于自然受孕的孩子。”他告诉记者,人的智力除了部分取决于先天遗传,另外还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生活环境,“同一个孩子,如果在偏远的乡村,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同时过的是坐井观天的日子,他与在大城市接受良好教育而且见识宽广者比起来,所呈现出来的智力发育将是两回事。”因而他称,对试管婴儿智力的质疑是违背科学原理的。6 j1 L0 X; h( j
$ V& A8 j+ c1 j. a" T
  那么试管婴儿是否会存在一些专家担忧的健康状况,又是否该对他们进行长时间或终身的追踪?市妇儿中心医院专家李玮对记者说,因为试管婴儿技术在我国利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我市也在进行相关跟踪监测工作,“从试管婴儿出生后,我们的医生会先从外观上观察他们是否有明显的缺陷,同时通过各种测量来和正常分娩的婴儿进行比较,看有无差异。”他说,在出院后,医院会持续地对试管婴儿进行长达两年的跟踪观察和随访,两年后采取不定期的方式观察随访,“截至目前,我们尚没有收集到有别于普通婴儿的健康问题个案,他们虽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但是和普通婴儿一样的问题,并没有特殊的地方。”9 x9 s8 }) K' y: X2 t2 x. H

( A2 B+ |7 V7 t+ [& \/ B  专家钟影则对记者说,在成都,对出生后的婴儿进行长期健康跟踪,已经成为妇幼工作的一项重点,但这项工作是针对所有的新生儿或儿童,并非专门针对试管婴儿这个特殊群体,目的是为了全方位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 T$ o" M" d. U$ R8 U- I
" R& |1 C0 J( `6 L2 Q9 }
  但在采访中也有专家认为,毕竟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目前才34岁,未来会出现怎样的状况还难以预测,因而提出定期终身跟踪制度并非没有道理,“因为有些病是隔代遗传的,只能在子代中去发现,好比隐形遗传疾病,携带隐形遗传基因的孩子也是呈现正常体征,但后代繁衍中,病症有可能会显现出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答复及建议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麒麟生育论坛  

GMT+8, 2024-6-16 05:24 , Processed in 0.052922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